2023-02-10 16:05:35? 作者: 來源:閩東日報 責任編輯:王予捷
|
積厚成勢 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新能源湖西數碼三期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竣工,實現產值2054億元(全口徑),增長48%;寧德時代入圍全球市值百強上市公司,榮獲“中國工業大獎”,麒麟電池被《時代周刊》評為2022年度最佳發明;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連續6年、寧德新能源科技消費類鋰電池連續11年市場占有率保持全球第一…… 俯瞰東僑 柳明格 攝 回望過去的一年,東僑始終凝心聚力壯大產業集群,提質增效、積厚成勢,龍頭企業增長強勁、產業結構更加多元、創新動能持續激發。 鋰電新能源產業鏈企業實現產值126.7億元,增長81%;廈鎢新能源、卓高新材料入選省級龍頭培育企業;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產值24.8億元,增長28%;大健康產業實現產值36億元;建筑業企業實現產值52.4億元;全國首座標準化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在東僑開發區建成投用,成功獲評省級綠色園區。 全區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家,亞南電機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順利驗收,奧弗銳獲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認定省級高層次人才26人、省工科類青年專業技術人才385人、市“天湖人才”646人。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覆蓋率達47.4%,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0%。 靠前服務 營商環境持續做優 2022年全年簽約、落地項目42個,協議總投資148.1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招商任務;24個在建省、市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12.54億元,超年度計劃19.1個百分點……醒目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優良營商環境的支撐。 一年來,東僑堅持強化項目服務、優化政務服務、深化機制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扎實開展“雙百”攻堅、“三比三賽”等行動,實施項目前期“1+3+N”工作機制,創新“四服務”模式;深入推進“不見面審批”和審批流程再造,三星以上服務事項網上辦事開通率100%,行政許可類“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97.1%,審批服務事項辦理環節壓縮到3個以內。 設立規建辦,進一步規范用地規劃和城市建設工作程序;出臺推動開發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上市等優惠政策,兌現各級惠企資金5.7億元,辦理退稅9.31億元,多渠道解決企業融資需求94.76億元,市場主體受益明顯。 制定創建全國一流行政服務中心、世界一流鋰電新能源特色小鎮實施方案,打好產業環境、政務環境、生活環境優化升級組合拳,切實為企業紓困、為發展蓄能。 以人為本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翻開2022年度項目建設畫卷,不難發現,過去的一年,東僑惠民項目建設腳步從未停歇—— 統籌安排教育投入資金超6億元,東僑三小和東僑二中教學場館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學位5160個;東僑社區醫院項目順利啟動;4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完成鞏固提升,3個為民辦實事托育項目全部驗收…… 善政莫大于惠民生。2022年,東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年各項民生支出累計9.53億元,增長26.2%,確保發展成果更大程度惠及群眾。 教育事業量質齊升。實驗幼兒園、新能源附屬幼兒園被列為省首批保教改革示范園,東僑中學、華僑小學被確認為全省義務教育教改示范基地校。初中中考成績連續五年位列全市第一。 公共衛生不斷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公辦民助”方式開展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3.9萬份,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兜底。 社會保障堅實有力。依法保障勞動者權益,組織各類招聘會,累計為求職者提供崗位2.4萬個,受理各類勞資糾紛投訴126件,成功追討拖欠工資款468萬元。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年度轉業士官安置任務順利完成。 精細管理 城市面貌顯著提升 日前,翠屏路“南岸小筑”商業步行街景觀改造提升工程完工。該項目位于南岸公園、翠屏路商業街、天茂城市廣場組成的城市軸線上。建成后將提升周邊商業形象,為周邊市民提供便民生活、休閑觀光的多功能商業步行街。 城市,歸根結底是人的城市。過去一年,東僑堅持優化環境,精細管理,全力實現舊城換新顏,新城見形象,群眾得實惠。 北部新區 柳明格 攝 城市功能不斷完善。48個城建計劃項目完成年度投資6.96億元,新建改建城市道路4公里,鐘山路、井上路、電機路等7條道路完成施工,東吾路、官井路等道路實現“白改黑”。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網11.31公里,北部片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項目(一期)完成建設,基本實現污水應納盡納。建成口袋公園5個、街頭運動場7個、城市驛站3座,新增停車泊位150個。 城市形象持續提升。全面修整道路市政基礎設施,修復人行道2.6萬平方米、瀝青路面1.9萬平方米。新設立冠云軒社區,曙光社區、迎賓社區等9個社區成功創建綠色社區。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活動,舉辦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120多場,有力營造“文明城市共建共享、文明創建從我做起”的濃厚氛圍。 城市管理日益規范。整治各類占道經營1.26萬起,合理設置便民攤規點,引攤入市入點經營,累計投放攤車105部,持續規范經營秩序,完成30座垃圾分類站建設。堅持疏堵結合,完成湖東片區交通組織治理工程,整治違停車輛1.77萬輛,實現交通有序、安全暢通。制定業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流程等指導性文件,切實提升小區治理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科學統領 黨的建設扎實推進 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總有一面旗幟指引著方向、鼓舞著士氣,這就是飄揚的黨旗。 2022年,東僑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凝心聚力促發展,推進黨建工作全面提質增效—— 著力加強干部教育管理。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任務,督促指導全區各黨委(黨組)健全完善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一議題”等學習制度,營造了常學常新、真學真信的濃厚氛圍。結合開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活動,科學制定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全年舉辦各類專題培訓14期,培訓學員1500多人次,有效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不斷夯實意識形態基礎。加強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宣傳解讀,發揮理論宣講輕騎兵作用,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的宣傳宣講活動84場次,有效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積極組織、參與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強化正面輿論引導,深化風險研判,堅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持續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廉潔要求貫穿日常教育管理監督之中,審核選拔任用43人、評先評優897人次;評審政府投資項目98個,節省2.3億元,審減率達12.4%;堅決防治“天價”節禮背后的“四風”問題,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推動紀檢委員進入國企班子,經常性約談國企負責人,嚴防國有資產、工程建設等關鍵領域廉政風險,督促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堅持糾樹并舉,涵養新時代新風正氣。 2022年,是極度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受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轉型升級陣痛疊加的嚴峻形勢,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文簡稱東僑)迎難而上、擔當作為。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東僑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和“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部署,緊緊圍繞全市“打造‘增長極’、建設‘四個區’”戰略部署,以實施“雙百”項目、獻禮“二十大”活動為抓手,全力以赴戰疫情、保生產、促項目、惠民生、抓黨建,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來看2022年東僑人的亮麗答卷: 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比增46.7%,突破千億大關;規上工業增加值比增23%;財政兩項收入分別比增22.7%、17.2%,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首次邁上50億元臺階。 新增市場主體5866戶,比增23.1%;實際利用外資2250萬元;出口總值比增95.8%。 園區標準化建設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評價再創新高,由上年度的第26位上升至第22位,再度成為我省唯一一家進入全國排名前30位的開發區…… 成績來之不易,未來更需努力。2023年,東僑將逐夢新征程,再譜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