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09:11:20? 作者:朱靈塬 黃璐 游書金 來源:閩東日報 責任編輯:王予捷
|
幽居田園,和美清新,青瓦白墻,綠樹掩映……臨近立冬,走進榮各個鄉鎮,宛如走進一幅幅風光旖旎的生態畫卷,平坦寬闊的入村道路、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設施齊全的休閑廣場,與遠山青黛相映生輝,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柘榮縣以在山區綠色經濟走廊建設中“走前頭、當先鋒”為奮斗目標,建設“閩東藥城”“中國慢城”為發展定位,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中,跑出了實力增長的加速度,鑄就了特色產業的硬支撐,掀起了城鄉發展的新熱潮,譜寫了“兩城”建設的新篇章。 建強“閩東藥城”鑄起“柘榮板塊” 日前,在柘榮縣城郊鄉的福建時珍堂藥業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忙碌著,核對一批批訂單信息,確保每一批訂單高效發出。 據了解,福建時珍堂藥業有限公司是集中藥材種植養殖、生產、藥品銷售為一體的中藥全產業鏈企業,成立于2018年4月28日。近年來,該公司持續加大研發與生產投入,今年已建成普通中藥飲片與貴細中藥飲片、直接口服中藥飲片生產線,配套的研發實驗中心也投入使用,爭取年內通過“藥品生產許可證”驗收。當前,時珍堂還與國藥集團北京華邈藥業有限公司簽署羚羊角粉、麝香、象皮粉3個中藥飲片全國總代理,并相繼從省外引種林麝100只,開展區域林麝養殖,計劃加大區域林麝養殖標準化研究工作,進一步提高區域養殖規模。 福建時珍堂藥業有限公司的發展,是柘榮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生物醫藥產業是柘榮最強勁的經濟增長點,也是當地的主導產業。去年,生物醫藥產業被納入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縣級產業集群,廣生堂制劑國際產業化、時珍堂中藥飲片生產線、力捷迅新廠區等重大項目穩步推進,5個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5個新產品已上市。 “閩東藥城”崛起的背后,是柘榮縣委、縣政府的主動作為與有效發力。近年來,柘榮縣始終牢記“柘榮的制藥工業,是很有前途的產業”的殷切期望,立足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產業基礎,持續培優做強生物醫藥產業,先后出臺《關于扶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太子參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每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醫藥產業發展,創新科技研發,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著力打造名氣與實力兼具的“閩東藥城”。 在科技方面,柘榮引導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全縣共擁有22家醫藥研發聯合機構,超過20項生物技術和新醫藥在研和待產業化的科研項目成果;在人才方面,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營造引才育才良好發展環境,深化人才強縣試點工作,形成以廣生堂、力捷迅2家企業技術研究中心為骨干的科技研發平臺和院士工作站、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專家為核心的創新隊伍。 如今,柘榮已聚集時珍堂、力捷迅、廣生堂、天人、貝迪為龍頭的20多家藥業及其關聯企業,產業鏈條覆蓋化學藥、現代中藥、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動物藥、藥包材等六大領域,全縣“藥準字號”產品達162個、“食健號”產品3個、獸藥品種26個,其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10多種,主要制藥企業的藥品生產線40多條,全縣藥業總量、新藥注冊量排名全省縣域前列,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達20多億元。 推進鄉村振興打造“柘榮亮點” 深秋時節,走進剪紙特色村——柘榮縣城郊鄉靴嶺尾村,剪紙文化的濃郁氣息撲面而來。依山而立的房屋立面上繪著一幅幅形色各異的剪紙圖案,方寸之間盡顯無限創意,村莊猶如一幅色澤艷麗的田園油畫,吸引大批游客紛至沓來。 靴嶺尾村是以傳承剪紙非遺文化為村莊發展方向的行政村。近年來,靴嶺尾村牢牢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契機,圍繞“清新鄉野、文創田園”的村莊發展定位,積極探索“文旅+農旅”雙融合,打通產業、文化、生態、治理等發展瓶頸,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成為年均接待游客量達15萬人以上“網紅村”。 “村里以‘文創’為媒,帶領村民學習剪紙和創作油畫,搭建了文創產品的推廣平臺。從2019年開始,村里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發展農業觀光園、農事體驗和采摘游等項目?,F在村里環境越變越好,成為網紅打卡地,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日子越過越紅火?!编l下派駐村第一書記吳雪香樂呵呵地說道。 寶鑒宅村一角。朱靈塬 攝 在柘榮,同樣靠美麗鄉村建設,捧起旅游“金飯碗”的還有乍洋鄉寶鑒宅村的返鄉創業青年雷宗桂?!斑@幾年,村子里建起了文化展陳館,為古民居外立面畫上畬族彩繪……村子變美了,游客來了,不少外出務工的青年都和我一樣選擇回到家鄉尋找商機?!眱赡昵?,雷宗桂創辦了畬鄉農民合作社,雇村民到畬藥園幫忙,帶領村民一起在家門口致富。 為融入柘榮“中國慢城”規劃,2021年以來,寶鑒宅村立足交通便利、生態良好、畬族風情等三大優勢,合理編制村莊規劃,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將畬族傳統村落保護與生態家園建設有機結合,構建起“畬鄉文化”“科普拓展”“休閑娛樂”等旅游體驗板塊,將民族村打造成集山水交融、宜居宜游、閑適從容的“網紅村”“打卡地”。 英山鄉半嶺村民宿。林文強 攝 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近年來,柘榮縣因地施策,深耕紅色文化、鄉土文明,塑造農村新貌,打造出“中國美麗宜居村莊”“國家森林鄉村”“國家級、省級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培育起“中國高山白茶第一村”“中國剪紙第一村”等一批小而精、美而優的鄉村建設新樣板,走出了一條具有閩東特色、柘榮亮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洪坑村以鄉村振興為抓手,探索紅色旅游新業態,引進福建馬風景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在“西竹岔戰斗”遺址周圍建立“土樓”風格的紅色旅游開發區,為周邊村莊近千名群眾解決就業難問題; ——嶺邊亭村突出大手筆、微整治相結合,完成裸房立面改造,建設“飛檐走壁”“天梯”茶吧等網紅打卡點,形成“村在花園中,人在廬境里”; ——西坪村依托優越的自然景觀,不斷優化環境、強化配套,推進生態高地、文化陣地、養生福地建設,打造“和美古村”的清新秀美家園,迎來眾多徒步考察團、探險游客; ——黃柏村突出因地制宜,結合游樸名人廉政文化、游氏仙姑信俗文化,創建游氏文化公園。 截至目前,柘榮縣新打造美麗鄉村微景觀90處、創建美麗鄉村小公園24個、美麗庭院示范戶261戶,培育出13個金牌旅游村,獲評福建省美麗休閑鄉村1個、省“水鄉漁村”休閑漁業示范基地1個。 近年來,柘榮縣以“五個美麗”建設活動為抓手,綜合推進“美麗庭院”創建,不斷提升鄉村微景觀內涵,重點創建美麗休閑鄉村、美麗森林人家、美麗水鄉漁村、美麗民族特色村寨四種類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點,有效實現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與文化有機結合。在提高鄉村“顏值”、農民收入的同時,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定位“中國慢城”增色“柘榮風采” 9月中旬,位于柘榮縣于嘉馨民俗文化園的“柘榮現象”傳習館一經開館,便吸引了眾多柘榮縣直機關黨員干部前往觀光學習。該館采用圖文、視頻和實物等形式,展示柘榮歷史文脈、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慢城建設,以及柘榮各特色產業,讓無數游客駐足參觀,感受柘榮文化。 “‘柘榮現象’傳習館以‘柘榮現象’為主線,全方位展示柘榮建設發展成果。當前,全縣上下正圍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打造‘閩東藥城’‘中國慢城’,奮力實現綜合實力爭先晉位賡續奮斗。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干部,我們應當堅定信念、立足實際、艱苦奮斗、勇于擔當,在應為能為、可為善為的領域中持續發力,用青春和熱血踐行錚錚誓言、傳承‘柘榮現象’?!辫蠘s團縣委副書記鄭謝妹說。 近年來,柘榮縣提出打造“中國慢城”,逐步形成了“一城三區”的發展思路,制定了《柘榮縣創建省級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暨“中國慢城”建設實施方案》《柘榮縣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管理提升三年(2022-2024年)行動實施方案》,并著手制定《“中國慢城”發展規劃》,掀開“中國慢城”建設的新篇章。 不僅是“柘榮現象”傳習館,如今,在柘榮,城市建管與“慢城”塑造深度融合,休閑公園、口袋公園、城市書坊、慢行系統等遍地開花,建成區綠化率從40%提升至46%,位居全市第一;中心城區規劃建設治理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推進,“柘榮縣城市智腦”迭代升級,城市管理向智能化、精細化轉型,榮獲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縣城稱號,彰顯了清新文明的“慢城”名片。 此外,全域旅游與“慢城”發展攜手共進,“一城三區”雛形初顯,中華馬仙信俗文化博覽園、閩江飯店等新地標拔地而起,東獅山、九龍井等拳頭景區熱度攀升;與省旅游發展集團攜手開發鴛鴦草場,預計年內創成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力爭成為享譽東南的“南方呼倫貝爾”;“中國慢城·長壽柘榮”聲名鵲起,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生動詮釋著“中國慢城”的未來可期。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柘榮縣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時提出的“柘榮現象”為指引,扎實推進“閩東藥城”“中國慢城”建設,以高質量的城市發展讓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更具實力的“閩東藥城”、更有魅力的“中國慢城”。(閩東日報記者 朱靈塬 見習記者 黃璐 通訊員 游書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