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 09:14:57? 作者:楊洋 來源:閩東日報 責任編輯:王予捷
|
12月4日,福安市下白石鎮下岐村村民鄭孝昌在村干部的擔保下,成功從下白石信用社貸到4萬元用于鮑魚養殖。據當地金融部門負責人介紹,為滿足農村群眾不同信貸服務要求,轄區先后創新推出了“家庭信用貸”“黨員先鋒貸”“快農貸”“福海貸”“茶貸通”“誠意貸”“益農寶”等多種信貸產品。 近年來,人民銀行寧德市中心支行著重引導和推動轄區金融機構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地方特色,積極開展區域性普惠金融產品創新,致力于打通金融服務與“三農”、扶貧、小微企業之間存在的梗阻和瓶頸,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地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 寧德的白茶、海參和銀耳產業在全國都是翹楚,金融創新進一步激活了發展動能。 福鼎茶商黃英憫主要從事茶葉種植、加工及銷售,得知當地村鎮銀行提供“你有白茶我就貸”服務后,黃英憫動了心。隨即,他到恒興村鎮銀行申請“茶貸通”貸款業務,以價值190萬元的頭春茶“極品牡丹”作抵押,拿到了“茶貸通”貸款95萬元。據了解,為解決白茶小微企業流動資金短缺、貸款擔保難的問題,2016年人行福鼎支行積極推動福鼎恒興村鎮銀行,在全國首創以白茶存貨作抵押的“茶貸通”信貸產品,盤活白茶存貨資源,實現了“資源變資本”,助力提升白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霞浦金融機構也推出海參倉單質押貸款。養殖戶只需把貯藏于冷庫的海參作為質押品,即可從銀行獲得海參市場貨值一半以上的貸款資金。該金融產品已在農村金融機構全面鋪開,年貸款投放量4億多元,帶動5家農業龍頭企業、4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和2000多戶養殖戶脫貧致富。 在古田,金融機構創新升級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貸款:專業合作社向合作銀行存入保證金,為社員提供融資擔保,社員只要將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連同地面設施和附著物抵押給所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便可獲得貸款。 吉巷鄉渭洋村村民陳繼署就是受益者之一。陳繼署種植銀耳多年,經驗豐富,自建有菇棚10多間,他看好今年的銀耳行情,計劃擴建菇棚10間,每間菇棚需要資金3萬元,手頭僅有資金10萬元,缺口20萬元。他通過古田縣農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用自己的菇棚(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連同地上附著物)作為反擔保抵押給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為其提供擔保,順利從古田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永安分社貸到了20萬元。 2016年,在古田縣試點成功的基礎上,人民銀行寧德市中心支行推動古田、屏南、壽寧三個縣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簽訂合作備忘錄,正式加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中國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的“農村金融創新實驗”子項目,即“民富中心”項目建設?!懊窀恢行摹蓖ㄟ^合作社培育、金融創新、公共品牌推廣等三個渠道,把農業產業鏈各環節、要素緊密聯結起來,帶動村民共同增收致富。(閩東日報記者 楊洋) |